首页 > 投资河南 > 产业园区

8.民权县产业集聚区

时间:2022-08-18 来源:
字体:

  民权县产业集聚区位于商丘市民权县城南部,南邻连霍高速公路,东与宁陵县接壤,西至西迎宾路,北接陇海铁路,310国道穿区而过,交通便捷、区位优越,是河南省政府确定的第一批产业集聚区。全区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,建成区16平方公里。民权县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20个示范产业集聚区之一、“2010年度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”、“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”。

功能分区

  民权县产业集聚区共有以制冷为主的机械制造生产、以葡萄酒为主的食品加工和综合产业三个主导产业区,其中制冷装备制造业为民权县产业集聚区特色主导产业。以民权县产业集聚区为依托,努力将民权县打造为中国冷链运输装备基地。

科学发展

       综述

  2010年,民权县产业集聚区在引进重大项目方面取得重大突破。成功引进了总投资12亿元的香雪海年产300万台冰箱冷柜项目,总投资5亿元的飞龙电器300万台压缩机和铝板材加工项目,民权县形成以冷藏汽车、冷柜、冰箱为主导产品,拥有冰熊冷藏车、香雪海、兆邦电器、松川专用车等骨干企业4家,制冷配件企业25家的产业集聚群。截至2011年3月底,民权县冰柜年生产能力达400万台,冷藏保温车年生产能力达1万辆,其中冷藏车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%。

  民权县产业集聚区先后被河南省发改委评为十佳示范产业集聚区,被河南省科技厅批准为“冷链物流装备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”,被河南省政府命名为“全省十强集聚区”。

  截至2010年底,民权县产业集聚区有制冷装备企业11家,制冷配件企业19家,年生产冰柜能力达400多万台,冷藏保温车年生产能力达1万辆。

  2010年,民权县产业集聚区实现主营业收入86.4亿元,实现利润10.2亿元,实现税收1.6亿元,从业人员1.5万人。

       园区企业

  民权县产业集聚区内现有制冷企业16家,冷藏汽车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。2010年,集聚区获准建设了中国机电制冷产品检测中心(河南站),让制冷检测有了“民权”标准。建成区5平方公里内,已入驻以河南香雪海家电科技有限公司、河南冰熊冷藏汽车有限公司、河南兆邦电器有限公司、河南省奥爱斯制冷设备有限公司、河南省果之源饮品有限公司、河南长岭食品有限公司、河南宏伟实业有限公司、河南天驰食品有限公司、河南天瀛食品科技有限公司、商丘喜洋洋食品有限公司、民权欣欣食品有限公司、民权中泉路桥设备有限公司、河南君起起重设备有限公司、河南祁氏富余有限公司、义乌(民权)轻工城、民权福牛门业等企业65家,涉及制冷、葡萄酒、食品、服装、化肥、物流等多个行业,一个新兴的制冷产业基地雏形已经形成。

       优惠政策

  实行异地投资、税收分享。对入驻集聚区的企业所缴纳的营业税、企业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等,自项目(企业)投产之日起,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后,从2010年开始新上企业政府收益的地方留成部分由引资乡(镇)与县财政按8:2比例分成,县财政分享部分用于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。[1]

  建立自我积累机制。2010年-2012年,根据河南省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财税政策,从产业集聚区集中的增值税、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收入,实行“核定基数,超收返还,一定三年”的办法,省分成“三税”收入比核定基数超收部分,全额返还产业集聚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。

  投资兴办固定资产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,所缴纳的所得税和增值税地方分成部分,从投产之日起五年内,税收由税务部门依法征收,前三年由受益财政全额奖励,后两年减半奖励。

       省级开发区奖励

  2012年3月,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文件,批准以民权县产业集聚区为基础设立民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,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。据悉,这是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产业集聚区[2]

  现在的民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为15.9平方公里,区域范围为省政府有关部门公布的产业集聚区审核公告确定的“四至”范围。今后,民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将严格按照布局集中、产业集聚、用地集约、特色鲜明、配套完善的要求,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、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等高新技术产业,立足科学发展,着力自主创新,完善体制机制,努力成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、发展高效技术产业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载体。

  据悉,近年来,民权县把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实现“争先晋位、跨越发展”的主攻方向,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有效抓手,作为展示民权形象的重要窗口。通过近年来的艰苦努力,该县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建设已初具规模。产业集聚区内已入驻河南冰熊冷藏车有限公司、河南兆邦电器有限公司、松川汽车制造有限公司、河南宏伟实业、果之源饮品有限公司、河南长岭花生制品有限公司、中泉路桥设备有限公司等83家企业。其中制冷和以果酒为主导的食品加工业为产业集聚区两大主导产业。2009年,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实现产值 25亿元,实现税收3700万元。2010年,产业集聚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近5亿元,新修6条道路和2座沙河桥,建设了制冷监测中心、行政服务中心、生活服务中心,产业集聚区新入驻企业38家,完成投资37.4亿元,实现营业收入86亿元,吸纳劳动力1.5万人。